景點介紹
豐都玉皇圣地
2020-09-25 08:22:31 來源: 瀏覽次數:0 |
|
玉皇大帝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至上神。豐都玉皇圣地,位于世界鬼城名山風景區旁五魚山上,又名天堂山,以名山景區軸線對稱美進行開發,延續、秉持“鬼城”“天堂”概念,彰顯“深山藏古寺”、“飛檐穿云彩”的古典建筑形態美。
玉皇圣地以中國根文化“道”為核心、“善”為基礎、“愿”為形式,展現“佛心”“道骨”“儒表”的傳統文化價值;以神靈庇佑之精神信仰為載體,使文化與建筑相互承載,再現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、繼承和傳播,是對名山景區,鬼城文化重要的補充和升華。
鬼城平都山,漢代始神仙。傳說,漢代方士王方平、陰長生在平都山潛心修行,白日飛升,在五魚山遇仙橋成仙,被民間推崇為豐都大帝(即鬼王)。東漢沛國豐(今江蘇豐縣)人張陵,明帝時曾作江州令(今重慶市),后隱居修道,建立天師道“感玄元老君,屢受以經錄之法,于是分形示化。”,復立二十四治(教區和道教徒的組織中心)。東漢建安二年(公元197年)張陵之子,第二代天師張衡,在豐都設天師治(又稱平都治)。使豐都成為全國道教傳習中心地——二十四治之一。經過歷代修建,逐漸形成了依山而建的各地獄天堂之殿,被道教推崇為三十六洞天、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洞天福地。平都山為地府閻王之官祇,五魚山為上天玉皇之福祉,一個地獄,一個天堂,相輔相成,兩重勝境,別具一格,特色鮮明。
世界道教史認為,玉皇為眾神之首,在神階中地位至高,神權最大。在歷史與文化長河的交匯之中,西方人信仰上帝,中國人信仰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是億萬炎黃子孫心中的尊神和崇拜偶像!《道經》中記載其居住昊天金闕彌羅天宮,妙相莊嚴,法身無上,統御諸天,總領萬圣,主宰宇宙,開化萬天,行天之道,布天之德,造化萬物,濟度群生,權衡三界,統御萬靈,而無量度人,為天界至尊之神,萬天帝王。玉皇總管三界(天上、地下、空間),十方(四方、四維、上下),四生(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),六道(天、人、魔、地獄、畜生、餓鬼),和一切陰陽禍福。
五魚山主祭祀玉皇大帝,與平都山祭祀地府閻王形成一陽一陰的兩重人間盛景。“鬼城走一走,要活九十九”,“游完地獄游天堂,玉皇加持福祿長”, 地府幽森之所,天堂祈福之地。朝拜玉皇宮,合家安康,仕途順暢,福祿綿長。
在五魚山玉皇圣地里,整體建筑遵照“太極”、“四象”、“五行”、“八卦”的傳統意象建筑進行布局,以“玉皇大帝”的神鬼文化體系為主題,依山而建,宣揚傳統的信仰文化。在五魚山上,疊落而下的水霧,撲面而至,清新怡人,偶爾被山風所卷,時聚時散,聚攏時,現浩瀚無際的云海,神奇壯觀,有“云漫三清”之景;形散時,一池三仙山,一跌九龍泉,龍噴水霧,八仙居于其間,遮掩三清灣,文王問道,儀態萬千。山水間變幻的水霧,不斷形成祥云、瀑布、煙霧,云霧繚繞,最為奇特,為五魚山景觀之特色。由下至上的觀賞順序,移步換景,以疊落的水霧震撼,緩流而溫宛動人,在彩色的太陽照射下,彩虹頓現,一際天河遠遠望去,懸掛在南天門上,營造出“無序中有序,有序中無序”的自然之美,甚為壯觀,令人嘆為觀止。尋宗者漫游其間,可“聞”天之神韻曼舞,“品”仙之蟠桃盛會,“嘗”鬼神之博大精深,“感”人之心曠神怡,從而醍醐灌頂,流連忘返其間。 |
最新咨詢
我要提問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