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北溫泉景區(qū)位于重慶市北碚區(qū),北瀕嘉陵江,南倚縉云山。其前身為溫泉寺,初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(423年),重建于明宣德七年(1432年)。1927年,盧作孚于此創(chuàng)辦嘉陵江溫泉公園,增建溫泉游泳池與浴室、餐廳等旅游設施,后更名為重慶北溫泉公園。
北溫泉公園內(nèi)有泉眼10處,泉水日流量5675噸,水溫35°c-37°c,屬弱堿性硫酸型礦泉,對皮膚、關(guān)節(jié)、腸胃等部位疾病有一定療效。溫泉水引入水榭荷池,游魚不畏其熱,可稱一奇。清人劉道開亦存“幾個長松巢野鶴,一池溫水躍神魚”之句。園林經(jīng)歷年培修,四季青蔥,小巧玲瓏,筆柏夾道,柳垂荷池,飛瀑流泉,樓臺亭榭點綴其間,尤具詩情畫意,名人雅士慕名到此,多留題詠。
重慶北溫泉公園還是是中國最早的平民公園。盧作孚先生巧妙地運用當時社會各界名流的資金在園內(nèi)修建柏林樓、數(shù)帆樓、農(nóng)莊、磬室、竹樓5幢接待旅客。抗戰(zhàn)時期蔣介石、林森、周恩來夫婦曾多次來此住宿;解放后朱德、董必武、鄧小平、劉伯承、陳毅、聶榮臻等曾在此住過。
重慶富集溫泉,是一個有名的溫泉之都,北溫泉居重慶溫泉之冠。清朝雍正時期的武英殿大學士張鵬翮親筆書寫的“第一泉”刻于嘉陵江邊巖壁上。北溫泉的泉水水質(zhì)絕佳,且水量豐富,現(xiàn)有泉眼10處,日出水總量為6000--8636噸, 水溫38度左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