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琴臺,又名俞伯牙臺,位于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,月湖東畔,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,山上的樵夫鐘子期能識其音律,知其志在高山流水。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。幾年以后,伯牙又路過龜山,得知子期已經病故,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后人感其情誼深厚,特在此筑臺以紀念。古琴臺東對龜山、北臨月湖,湖景相映,景色秀麗,幽靜宜人,文化內涵豐富。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跡,也是湖北省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。
古琴臺始建于北宋,后歷代屢毀屢建。最近一次為清朝嘉慶初年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古琴臺,請汪中代筆撰《琴臺之銘并序》(一說為《漢上琴臺之銘并序》)和《伯牙事考》,此文頗為時人稱道。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黃彭年撰《重修漢陽琴臺記》。光緒十六年(公元1890年),楊守敬主持并親自書丹,將《琴臺之銘并序》、《伯牙事考》、《重修漢陽琴臺記》重鐫立于琴臺碑廊之中,并書“古琴臺”三字刻于大門門楣。
現整個建筑群占地15畝,規模不大,但布局十分精巧雅致,保留了當年古建筑的風貌。主要建筑協以庭院、林園、花壇、茶室,層次分明。院內回廊依勢而折,虛實開閉,移步換景,互相映襯。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,還充分運用了中國園林設計中巧于借景的手法,把龜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過來,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