涪陵周易園原名點易洞,位于長江北岸,與涪陵城隔江相望。據《輿地紀勝》和《涪州志》載,北宋程頤曾在此注《易》6載,寫成理學代表作《易傳》,程氏理學由此發祥。園西壁上刻有“點易洞”字跡。 “點易洞”是一人工開鑿的石洞,現今洞口上方尚有“點易洞”三字。洞內有朱熹游此的題詩:“渺然方寸神明舍,天下經綸具此中,每向狂瀾觀不足,正如有本出無窮。”
涪陵距重慶市區120千米,城區位于長江南岸,秦代為巴郡枳縣。涪陵地處烏江天險出口。因原烏江稱為涪江,加之巴國先主陵墓多在此地,故涪陵取“涪江”、“陵墓”首字集成地名。涪陵是中國的榨菜之鄉,生產榨菜已有百多年歷史。涪陵榨菜以鮮、香、嫩、脆馳名中外。位于周易園中心的“點易洞”,相傳我國北宋大理學家程頤夫子曾在此點注易經,此洞亦因此而成為聞名天下的易學古跡。北宋以來以“點易洞”為基礎,經歷代加以修繕拓展,至今園中尚有25個景點,文化積淀十分深厚。近年來,周易園公司在涪陵市委、市府的領導支持下,投巨資對原有易學古跡及其人文景觀進行保護、修繕和充實拓展,以充分展示古老而神奇的周易文化。
|